拼音dàn wàng
注音ㄉㄢˋ ㄨㄤˋ
词语解释
旦望[ dàn wàng ]
⒈ 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⒉ 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
引证解释
⒈ 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引《宋史·礼志十二》:“一遇旦望诸节序,下降香表,荐献行礼。”
《元典章·礼部五·禁治庸医》:“每遇旦望,其提举教授等官,严立规程,课试诸生医书医义。”
⒉ 周公旦 与 太公望 的并称。两人均为 周 代之贤辅。
引《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成汤 仗 阿衡(伊尹 )之佐, 文 武 凭 旦 望 之力。”
《晋书·景帝纪》:“逮至 周成,旦 望 作辅,故能离经辩志,安道乐业。”
国语辞典
旦望[ dàn wàng ]
⒈ 朔日及望日。
引《宋史·卷一〇九·礼志十二》:「一遇旦望诸节序,下降香表,荐献行礼 仪注。」
⒉ 称周公旦与太公望。二人为周初功臣。
引《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成汤仗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