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凉亭[ liáng tíng ]
⒈ 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或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英kiosk; pavilion; summer house; wayside shelt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凉亭”。
⒉ 供行路人避雨或休息的亭子。
引唐 杜牧 《醉倒》诗:“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
明 陆采 《明珠记·由房》:“炎威,炙损娇姿,怎如和我凉亭共戏,醉荷风碧簟相依。”
夏衍 《秋瑾传》序幕:“右手是凉亭的一半,横断舞台的是一条破碎残败了的石板路。”
⒊ 元 代皇帝巡幸时驻跸之处,有东西二亭,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多伦县 内。
引元 周伯琦 《立秋日书事》诗之三:“凉亭 千里内,相望列东西。”
国语辞典
凉亭[ liáng tíng ]
⒈ 供人休憩、避雨或观赏的亭子。
引《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晁大舍正在西边凉亭昼寝,听得这院里嚷闹,愕愕睁睁扒起来,趿了鞋来探问。」
例如:「午后突然下起一阵雷雨,凉亭里挤满了避雨的游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