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ǒ niú
注音ㄏㄨㄛˇ ㄋ一ㄡˊ
词语解释
火牛[ huǒ niú ]
⒈ 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⒉ 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
引证解释
⒈ 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
引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 燕 军夜大惊。”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
《元史·按竺迩传》:“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
⒉ 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
引《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
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