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 suì
注音ㄑ一 ㄙㄨㄟˋ
繁体期歲
词语解释
期岁[ qī suì ]
⒈ 亦作“朞岁”。
⒉ 一周岁。
⒊ 指一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朞岁”。
⒉ 一周岁。
引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朞岁而孤,叔父司空 简穆公,早所器异。”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朞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効,十二朝身死。”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我死无乳,故日市粥以活之,今已期岁。”
⒊ 指一年。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秦韜玉 ……驾幸 西蜀,为 田令孜 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朞岁, 晋公 黜 岭 外, 李 復謁 唐。”
国语辞典
期岁[ jī suì ]
⒈ 一周岁。亦用于指一年。
引《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期岁而孤,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
《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帽》:「期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效,十二朝身死。」
《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