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首页 > 汉字词典

sānjiù

三就


拼音sān jiù
注音ㄙㄢ ㄐ一ㄡˋ
  • 怎么读
  • 词语解释

    三就[ sān jiù ]

    ⒈  三成,三套。

    ⒉  犹三匝,三重。

    ⒊  谓古时服**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

    引证解释

    ⒈  三成,三套。

    《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
    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
    《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繅皆三采三就。”

    ⒉  犹三匝,三重。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门人三就,言其多也。”

    ⒊  谓古时服**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

    《书·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
    孔 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
    孔颖达 疏:“行刑当就三处,惟谓大辟罪耳……惟死罪当分就处所,其墨、劓、剕、宫无常处可就也。”

    上一篇:三居

    下一篇:三举

    词语首拼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