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首页 > 汉字词典

sàn

散齐


拼音sàn qí
注音ㄙㄢˋ ㄑ一ˊ
繁体散齊
  • 怎么读
  • 词语解释

    散齐[ sàn qí ]

    ⒈  亦作“散斋”。

    ⒉  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

    ⒊  谓斋戒期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散斋”。

    ⒉  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

    《礼记·祭义》:“致齐於内,散齐於外。”
    郑玄 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弔耳。”
    《礼记·祭统》:“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
    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岁等坛,行散斋,即在宫中斋戒,以别于祭天地等之行致斋。 汉 马融 《东巡颂》:“散斋既毕,越翼良辰,棫槱增构,烈火燔燃。”
    《宋书·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天地、宗庙、神州地祇、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宫贵神、蜡祭百神、太庙奏告,并为大祠,散斋四日,致斋三日。”

    ⒊  谓斋戒期满。

    唐 白居易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诗:“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上一篇:散朴

    下一篇:散骑常侍

    词语首拼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