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ài chū lì
注音ㄊㄞˋ ㄔㄨ ㄌ一ˋ
繁体太初曆
词语解释
太初历[ tài chū lì ]
⒈ 汉历法名。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落下闳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引证解释
⒈ 汉 历法名。 汉武帝 太初 元年 邓平、落下閎 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 《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 汉武帝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 东汉 章帝 元和 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国语辞典
太初历[ tài chū lì ]
⒈ 汉武帝太初元年由邓平、落下闳等所制定的历法。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规定一回归年有三百六十五又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一朔望月有二十九又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因把一日分为八十一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