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shuō
注音ㄒ一ㄤ ㄕㄨㄛ
繁体相說
词语解释
相说[ xiāng shuō ]
⒈ 亦作“相悦”。
⒉ 彼此和睦、亲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相悦”。彼此和睦、亲爱。
引《穀梁传·僖公元年》:“吾二人不相説,士卒何罪?”
《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説,则反唇而相稽。”
颜师古 注:“説音悦。”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周公 上圣, 召公 大贤,犹不相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妇云:‘少年初不相识,亦未相悦。’”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时新的才子+佳人小说便又流行起来,但佳人已是良家女子了,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
⒉ 亦作“相悦”。佛教语。谓脱离自性、本体而说法。
引《坛经·顿渐品》:“吾所説法,不离自性。离体説法,名为相説,自性常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