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tíng
注音ㄒ一ㄤ ㄊ一ㄥˊ
繁体鄉亭
词语解释
乡亭[ xiāng tíng ]
⒈ 乡中公舍。汉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每亭设公舍一间,供行人止息。
⒉ 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⒊ 犹乡里,同乡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乡中公舍。 汉 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每亭设公舍一间,供行人止息。
引《汉书·赵充国传》:“缮乡亭,浚沟渠。”
汉 王充 《论衡·诘术》:“民间之宅,与乡亭比屋相属。”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躬劝农桑,出入阡陌,止舍乡亭,稀有安居。”
《隋书·食货志》:“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絶其烟火。”
⒉ 爵名。 汉 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引《后汉书·丁鸿传》:“昔 孙叔敖 勑其子,受封必求墝埆之地,今 綝 能薄功微,得乡亭厚矣。”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汤沐乡亭秩,家门殿省郎。”
⒊ 犹乡里,同乡的人。
引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州府状闻,乡亭颂德。”
清 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广賚穷民,乡亭大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