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ǒ chóng
注音ㄌㄨㄛˇ ㄔㄨㄥˊ
繁体倮蟲
词语解释
倮虫[ luǒ chóng ]
⒈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证解释
⒈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汉 王充 《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毛虫飢,食倮虫,何变之有?”
清 龚自珍 《释风》:“且吾与子何物?固曰:倮虫。”
国语辞典
倮虫[ luǒ chóng ]
⒈ 没有羽毛或鳞介以蔽身的动物。也作「裸虫」。
引《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干巛之美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