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tù
注音ㄓㄨˊ ㄊㄨˋ
词语解释
逐兔[ zhú tù ]
⒈ 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⒉ 《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将被腰斩于咸阳市时对其中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闲居的安逸生活。
引证解释
⒈ 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引《后汉书·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
李贤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 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 刘季玉 不能用贤,此业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説乎?将军领取,某当效死。”
⒉ 后以“逐兔”指闲居的安逸生活。
引《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 将被腰斩于 咸阳 市时对其中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魏书·自序》:“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金 元好问 《饮酒》诗之三:“驱驴上 邯郸,逐兔出东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