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biē
注音ㄓㄨ ㄅ一ㄝ
繁体珠鱉
词语解释
珠鳖[ zhū biē ]
⒈ 亦作“珠蟞”。
⒉ 龟的一种,其足有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珠蟞”。龟的一种,其足有珠。
引《山海经·东山经》:“澧水 出焉,东流注于 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癘。”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部一·珠鳖》:“按《山海经》云:葛山 澧水 有珠鱉,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 《一统志》云:生 高州 海中,状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 《吕氏春秋》云:澧水 鱼之美者,名曰珠鱉,六足有珠。 《淮南子》云:蛤、蟹、珠鱉,与月盛衰。 《埤雅》云:鱉,珠在足;蚌,珠在腹。皆指此也。”
清 檀萃 《滇海虞衡志》卷八:“戴生 言:‘尝有罾于河者,得一物如牛肺,遍体皆眼’……予曰:‘此珠鱉也,眼即珠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