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è zú
注音ㄘㄜˋ ㄗㄨˊ
繁体側足
词语解释
侧足[ cè zú ]
⒈ 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⒉ 置足,插足。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引证解释
⒈ 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吕向 注:“接翼侧足,言多也。”
⒉ 置足,插足。
引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三:“侧足风尘间,长途畏中跌。”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参见“侧立”。
引《东观汉纪·吴汉传》:“﹝ 吴汉 ﹞篤於事上……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
《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挠。”
《明史·佞倖传·江彬》:“成国公 朱辅 为长跪, 魏国公 徐鹏举 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国语辞典
侧足[ cè zú ]
⒈ 因畏惧而不敢向前。
引《南史·卷七〇·循吏传·郭祖深传》:「远近侧足,莫敢纵恣。」
《明史·卷三〇七·佞幸传·江彬传》:「成国公朱辅为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⒉ 插足,干预其事。
例如:「这是我们自家兄弟的事,请你别侧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