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首页 > 汉字词典

zhì

伏锧


拼音fú zhì
注音ㄈㄨˊ ㄓˋ
繁体伏鑕
  • 怎么读
  • 词语解释

    伏锧[ fú zhì ]

    ⒈  亦作“伏质”。

    ⒉  古代有腰斩的**,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汉 班彪 《王命论》:“勇如 信、布,强如 梁、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
    唐 陈子昂 《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上一篇:伏属

    下一篇:东班

    词语首拼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