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i shān áo
注音ㄉㄞˋ ㄕㄢ ㄠˊ
繁体戴山鰲
词语解释
戴山鳌[ dài shān áo ]
⒈ 参见:戴山鳌,戴山鼇。
引证解释
⒈ 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鼇”。
引清 丘逢甲 《再迭前韵奉答仙屏中丞》之一:“无计消愁且**,戴山鼇竟失三神。”
亦省作“戴鰲”。 清 丘逢甲 《春尽夜次韵寄答实甫》之二:“戴鰲已嘆沉三岛,嬉凤安能陋九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