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g shú
注音ㄒ一ㄤˊ ㄕㄨˊ
词语解释
庠塾[ xiáng shú ]
⒈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引《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明 唐顺之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絃诵之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