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én mǔ niǎo
注音ㄨㄣˊ ㄇㄨˇ ㄋ一ㄠˇ
繁体蚊母鳥
词语解释
蚊母鸟[ wén mǔ niǎo ]
⒈ 亦作“蚊母鸟”。
⒉ 即夜鹰。昼伏夜出,捕食蚊虻。旧时以为此鸟吐蚊,故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蟁母鸟”。即夜鹰。昼伏夜出,捕食蚊虻。旧时以为此鸟吐蚊,故名。
引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蚊母鸟,形如青鷁,嘴大而长,于池塘**而食,每叫一声,则有蚊蚋飞出其口……亦呼为吐蚊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江 东有蚊母鸟,亦谓之吐蚊鸟。夏则夜鸣,吐蚊子於丛苇间, 湖州 尤甚。”
明 宋濂 《逐鷏文》:“江 东有蟁母鸟,生池泽茹藘中……每鸣,吐蚊一二升。”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