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库
  • 字词句库
    搜索
    主菜单
    诗词名句
    首页»诗词名句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出自唐代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拼 译 繁 原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獨上一作:獨坐)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别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赞()

    上一篇: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下一篇: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独上:一作“独坐”。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龙荒:荒原。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烽:指烽火台。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赞()
    王昌龄的诗文(212篇)
    • 送李五
    • 别皇甫五
    •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 观猎
    • 行路难
    • 胡笳曲

    相关推荐

    •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的名句:出自《天净沙·春》

    •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查德卿的名句:出自《蟾宫曲·怀古》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名句: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的名句:出自《满江红·写怀》

    •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的名句: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热门推荐

    • 古籍
    • 诗人
    • 诗词名句
    • 字典查字
    • 汉字词典
    • 成语大全
    • 二十四节气
    • 祝福语
    • 英语单词
    • 名字大全
    • 近反义词
    • 词语造句
    • 百家姓
    • 知识问答
    • 猜谜语
    推荐古诗文
    • 野行偶见红树怅然有感呈石末公 明代 :刘基
    • 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 宋代 :释宝昙
    • 庚申春重游适园二首 其二 近现代 :叶云峰
    • 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 其二 :弘历
    • 七夕连句诗 南北朝 :颜测
    • 裴素明日帖赞 宋代 :岳珂
    • 以金沙酴醾送公寿 宋代 :黄庭坚
    • 次韵谢老友徐绚惠玉二首 其二 :傅义
    •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吴王猎场 宋代 :韩维
    • 金缕曲 午诒代某君答《弃妇词》,亦赋一解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 江上送吴殿麟定还歙 清代 :姚鼐
    • 题兰砌图为陈仲慈 明代 :李孙宸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