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库
  • 字词句库
    搜索
    主菜单
    诗词名句
    首页»诗词名句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出自唐代 :李白的《游泰山六首》
    拼 译 繁 原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禦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随萦回。

    馬迹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萬裡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顔。

    扪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迹書,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歎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顔。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衆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鲸。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争攢聚,萬壑絕淩曆。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迹。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绮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

    想象鸾鳳舞,飄颻龍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唐代。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赞()

    上一篇: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下一篇: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阳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御道沿着屏风样的山峰直上。

    皇上曾经乘坐六龙车辇翻山越岭,深壑幽谷萦回曲折。

    当年碧峰上遗留的马蹄痕迹,现在早已被青苔掩盖。

    峭壁悬崖,飞瀑喷流,松风水声激切哀鸣。

    北望群峰奇绝,仿佛向东海倾倒。

    安放皇帝玉册的石洞前巨大的石门紧闭,隐隐感觉到地底风雷涌起。

    绝顶望东海蓬莱三岛,想象到了金银台。

    站在南天门长啸一声,青风四面万里来。

    仿佛看到四五个美丽的仙女,飘飘袅袅飞下九天来。

    她们对我嫣然一笑,接着把一只璀璨的流霞酒杯赠送给我。

    我急忙再三低头致礼,自己很惭愧:不是神仙而受此大恩。

    我顿时感觉到:宇宙如此渺小,这尘世有什么值得恋眷的呢?

    拂晓,我骑上白鹿,直奔南天门而去。

    山腰上遇到一位仙人,道貌轩然,瞳孔方方。

    我抚摩着古松上的萝藤,想和他聊天,他却把高入青云的关门紧闭。

    幸好的是,他赠送我一本远古的写有鸟迹字的书,飘飘落在山岩间。

    书是上古文字写的,读起来很费解。

    因而再三叹息,拜他为师,才没有回来。

    天亮时分,我老到了日观峰,举手就可以扣开云关。

    顿时全身精神飞扬,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

    黄河从西边逶迤而来,再窈窕如丝地流向东面的群山。

    倚靠在山崖傍边,极目四面八方,天地悠然。

    突然看到一个青发小道童,头发挽成双云鬟一样。

    他笑着对我说:干嘛现在才来学道呢?岁月蹉跎,青春都浪费掉了。

    突然他便无影无踪,无处追寻,令人浩然长叹。

    斋忌三千日,裁白丝布书写道经。

    天天吟颂,心有所得,感觉众神拱卫在我身边。

    可以信风乘云,宛如身有双翼。

    攀上日观峰,凭栏望东海。

    海涛撼动着远山,云中天鸡在鸣叫。

    银光闪耀的楼台跃出大海,鲸鱼翻滚起巨浪。

    怎样才可以得到仙丹?真正生出羽翼,高飞蓬莱!

    泰山日观峰朝东北倾斜,两座山崖夹着一双巨石。

    海水仿佛在眼前弄潮,遥远的天边一片青碧的色彩。

    千座山峰如枪林立,万条沟壑如临深渊。

    缅怀曾经骑黄鹤来泰山的神仙,可现在那里去寻找他们的踪影?

    山上的古松高耸入云天,远远望去,离天不过几尺。

    山花也与人间不同,五月里白色的花儿与白雪浑然一色。

    总会遇到仙人安期生的,一同在泰山炼金丹玉液。

    清晨饮过泰山瑶池的清泉,夜晚准备在南天门投宿。

    怀中抱着绿绮琴,天黑了还行走在青山之间。

    月亮出山了,群山一片皎洁如玉,夜静了,连古松也停止了啸吟。

    寂静中愈感觉清晖可弄,玉真仙女下降到翠微峰。

    仿佛看到鸾凤与龙虎一起翩翩起舞,衣袂飘举。

    举手就可以攀折到天上的匏瓜,味美甘甜,乐不思蜀,真的不想回家了。

    再举手,抚弄着银河的浪涛,清浅可爱,却不小心摸到了织女的纺织机。

    唉,到明天天亮,美梦就会消失,只见五色云彩飞舞!

    注释

    (1)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北,是中国东部著名高山。《史记正义》:泰山,一曰岱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山东通志》:泰山,在济南府泰安州北五里,一曰兖镇。周围一百六十里,自山下至绝顶四十余里。上有石表巍然,传是秦时无字碑。

    (2)《旧唐书》:开元十三年十月辛酉,东封泰山,发自东都。十一月丙戌,至兖州岱宗顿。己丑日南至,备法驾登山,仗卫罗列山下百余里,诏行从留于谷口,上与宰臣礼官升山。庚寅,祀吴天上帝于上坛,有司祀五帝百神于下坛。礼毕,藏玉册于封祀坛之石磩。然后燔紫燎发,群臣称万岁,传呼自山顶至岳下,震动山谷。

    (3)《宋书》: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按《尚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袁盎谏汉文驰六飞。魏时天子亦驾六。六龙之义本此。鲍照诗:“千岩盛阻积,万壑势顺索。”

    (4)孙绰《天台山赋》:“瀑布飞流以界道。”张协《七命》:“登绝巘,溯长风。”绝巘,高峰也。

    (5)鲍照诗:“合沓崿嶂云。”

    (6)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7)《山东通志》:上泰山,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左思诗:“长啸激清风。”

    (8)郭璞诗:“升降随长烟,飘颻戏九垓。”张铣注:“九垓,九天也。”

    (9)《抱朴子》:项曼都入山学仙,十年而归家,曰:“仙人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

    (10)《汉武内传》:王母曰:“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

    (11)《楚辞》:“仍羽人于丹丘。”王逸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朱子注:“羽人,飞仙也。”

    (12)《抱朴子》:仙人目瞳正方。《神仙传》:李根瞳子皆方。按《仙经》云:八百岁人瞳子方也。

    (13)徐干《中论》:“苍颌视鸟迹而作书。”

    (14)《尔雅》:“闲,习也。”《荀子》:“多见曰闲。”

    (15)平明:天亮的时候。日观:泰山东南的高峰,因能看到太阳升起而得名。云关:指云气拥蔽如门关。这四句是写日出时的景象与作者当时精神焕发的神态。

    (16)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17)八极:八方极远之地。闲:大,广阔。两句意为:凭崖眺望远方的尽头,天空显得格外宽阔。

    (18)值:遇到。青童:仙童。

    (19)绿发:漆黑的头发。云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结。这里指仙童的发型。

    (20)蹉跎:虚度光阴。凋朱颜:这里指容貌衰老。

    (21)踌躇:犹豫。

    (22)浩荡:广阔。这里指广阔的天空。

    (23)《南岳魏夫人传》:夫人入洛阳山中,清斋五百日,读《大洞真经》。

    (24)颜师古《急就篇注》:“素,谓绢之精白者,即所用写书之素也。”

    (25)《楚辞》:“坐堂伏槛,临曲池些。”东溟,东海也。

    (26)海色:晓色也。

    (27)天鸡: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

    (28)谢灵运诗:“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李善注:《游天台山赋》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远游绝尘雾,轻举观沧溟。蓬莱荫倒景,昆仑罩层城”,并以山临水而景倒,谓之倒景。

    (29)蓬莱、瀛洲:在渤海中,有不死药,金银为宫阙。

    (30)缅:思貌。

    (31)《岁华纪丽》:泰山冬夏有雪。

    (32)安期:即安期生,古之仙人。

    (33)江淹诗:“道人读丹经,方士炼玉液。”张铣注:“玉液,玉膏也。”

    (34)王母池:又名瑶池,在泰山东南麓。

    (35)暝:傍晚。天门关,在泰山上。登泰山的道路盘旋曲折,要经过中天门、南天门等处,然后到达山顶。

    (36)绿绮:古琴名,相传司马相如有绿绮琴。这里泛指名贵的琴。

    (37)松风:风撼松林发出的响声。两句意为:月光下山色明亮,露水晶莹;风停了,松林无声,夜更寂静。

    (38)笙歌:吹笙伴歌。

    (39)娱:乐。清辉:月光。玉真:道观名。这里泛指泰山上的道观。翠微:指山气青白色。两句意为:静夜望月使人心情愉快,远看道观与青缥的山气连成一片。

    (40)鸾凤:传说中的仙鸟。

    (41)龙虎衣:绣有龙虎纹彩的衣服。

    (42)扪(mén):摸。匏(páo)瓜:星名。两句意为:抚摸天体想摘下匏瓜星,面对似有似无的幻境忘记了归去。

    (43)清浅:指银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有“河汉清且浅”之句。织女,星名,传说织女是天帝之女,住银河之东,从事织作,嫁给河西的牛郎为妻。两句意为:举手戏弄银河的流水,无意中攀住了织女的布机。

    (44)坐相失:顿时都消失。

    (45)但见:只看到。五云:五色彩云。

    创作背景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泰山怀着异常深厚的感情。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四月,李白来到泰山,写下了这六首赞美泰山的组诗。

    参考资料:

    1、夏忠梅.李白《游泰山六首》新解.载《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第3期.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赞()
    李白的诗文(963篇)
    • 栖贤寺
    • 宿无相寺
    •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 古风其四十五

    相关推荐

    •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晏几道的名句:出自《少年游·离多最是》

    •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的名句:出自《霜月》

    •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的名句:出自《池州翠微亭》

    •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柳永的名句: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的名句:出自《滕王阁序》

    热门推荐

    • 古籍
    • 诗人
    • 诗词名句
    • 字典查字
    • 汉字词典
    • 成语大全
    • 二十四节气
    • 祝福语
    • 英语单词
    • 名字大全
    • 近反义词
    • 词语造句
    • 百家姓
    • 知识问答
    • 猜谜语
    推荐古诗文
    • 送陈给事中赴湖广参议 明代 :李舜臣
    • 送陈仲慈叔慈兄弟应选入都 :欧必元
    • 九曲之游终于星村二首 其二 近现代 :施蛰存
    • 胜亭雪望 宋代 :薛季宣
    • 题陈贵白畬斋 宋代 :戴表元
    • 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 :倪元璐
    • 杂诗九首 其七 明代 :王廷陈
    • 郧襄之役与伯玉侍郎别恰三载矣闻出谼中至钱唐走信奉迎因成感旧之作 明代 :王世贞
    •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 宋代 :李曾伯
    • 枯荷 唐代 :龚诩
    • 命妓不至 唐代 :刘兼
    • 挽姚循州 宋代 :刘克庄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