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
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送李回。唐代。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闰月三日即事。宋代。释居简。 星历新传误,无人重讲明。日中阴似夜,春半冷如正。柳欲眠还醒,花犹染不成。燕归多日了,犹自未闻莺。
东侍御园亭(二首)。明代。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 其一。。陈淳祖。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依韵和陈秘校见寄。宋代。梅尧臣。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时秋积雨霁。宋代。毛直方。 酝酿丰年付老农,挽回凉信报诗翁。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红。帘卷柳阴先得月,簟横梧影早嘘风。天公快我披云愿,万里乾坤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