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渡浣纱溪,十载家山入望低。失学已怜元亮子,长斋应愧太常妻。
百年世事醯鸡变,一夜乡心谢豹啼。却向归涂望辽鹤,白头和泪写凄迷。
偶书。元代。戴良。 自从北渡浣纱溪,十载家山入望低。失学已怜元亮子,长斋应愧太常妻。百年世事醯鸡变,一夜乡心谢豹啼。却向归涂望辽鹤,白头和泪写凄迷。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夜半出山。明代。程敏政。 蒇事下西陵,归鞍趁月行。松林人影乱,石罅水声清。不觉山程远,推便野望平。临风歌一曲,秋思满空明。
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韵作八小诗赠伯永 其二。宋代。周孚。 收驹汧渭间,谁识此老骥。伏枥我何伤,著鞭渠可畏。
清平乐。元代。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阑暮。帘外香飘梅子树。知有王孙索句。谁将琼琯吹霞。柳花飞过东家。说与门前去马,断肠休为琵琶。
和丹岩以青溪至有作。。卫宗武。 故人未到欠诗催,才到九山云为开。野鹤正思寻老伴,盟鸥亦竞喜朋来。免教北陇惭空帐,消得南山咏有台。梅信已传花信动,直须领客待春回。
送林丈内艰南还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