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首页»古诗诗文»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

上一篇:天净沙·冬

下一篇:天净沙·冬

译文

精美的盘中嫩葱都是一寸来长,精致的宝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为这是你亲手为我烹调的。

温暖的火炉映着酒醉的脸庞,乘着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脱掉。我踏着京城里的街道,在这回去的路上仍然带着几分醉意。

注释

玉盘:盘子的美称。

寸断葱芽:《资治通鉴》卷四十五载,东汉陆续以楚王英事系狱,其母自吴来洛阳,作食以馈续。续对食悲泣不自胜,治狱使者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见,故悲耳。”问何以知之,续曰:“母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故知之。”

鸾刀:刀环有铃的刀。

羊肩:羊腿。

进:献上。

腥躁:泛指生肉的气味。

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此当指火锅。

赪(chēng)素面:使素面变红。赪,红色。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

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缓:宽松,此指把外衣脱下。

天街:京城街道。

参考资料:

1、叶嘉莹,安易编著.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1:第372-373页

2、王国维著;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人间词 为伊消得人憔悴 附 人间词话: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70页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创作背景

  1906年,作者在北京受到了一个女子热情的款待,涮羊肉的美味不仅让作者惊喜,大快朵颐的进餐方式也激发了作者的豪兴,于是创作该词。

参考资料:

1、王国维著;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人间词 为伊消得人憔悴 附 人间词话: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70页

  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在开头一句就用了古代的典故以赞美对方的手艺并略免轻供保薄之嫌。洁净如玉的盘中摆着又白又嫩的葱段儿,首先就给人一种精雅漂亮的印象;“寸断葱芽”令人联想到女性做事之有规矩、有尺度。细切“羊肩”,体现了女主人礼貌待客之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进餐中带有情义,寄情于伊人之“亲手”,突出了对女主人的尊敬之意。

  第五、六句,写当炉喝酒进餐的豪情,体现了词人晚餐的愉快和宾主间的融洽,人物刻画细致,见神态。简体字中将“面”、“麺”并为一“面”字,在表述和传达方面造成许多误会和混淆,实甚不当。此处“素面”因“红炉”而微微泛红(“赪”),越发显得娇媚。此处只是表达了作者吃得高兴的意思。

  最后两句写“归路”兴且不浅。从那个“馀”字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强调的还不是归路上的狂而是酒宴上的狂;这个“狂”字,暗地里有一种模仿魏晋士人那种不拘礼法的作风之意。从“红炉”的室内走上“踏霜”的“天街”,这里边便有了一种从暖到寒、从醉到醒的感觉,而这种寒冷与清醒的感觉,正好成了刚才晚餐时那种耽溺与任纵之情绪的一个反衬。

  词中作者欲为男子制作一幅风俗素描,便借女子的双眼作为观察点,串起所要表达的景象,这叫爱情线索,符合作者那瑰丽温馨的词风要求。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三径尚堪携客入,中洲曾是为谁留。

青含浦树喧黄鸟,绿遍江苗过白鸥。七十二峰无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

莫恃昆仑峻,闲观高附兵。萧墙荆簇满,卧榻虎横行。

白骨撑星帜,烟荒隔汉营。固疆能不慎,奇计待陈平。

()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绵揉色染金沙。

凭君著意樽前看,便与春工立等差。

()
欧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涛,曾是从君水部曹。稍转云司劳削牍,更移兰省借挥毫。

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趋朝汉殿高。计最祠官应恋阙,可能归及荐樱桃。

()
项安世

今年三月三,乐事今古稀。嘉陵江到武昌口,此时此日同□□。

北人不敢恃鞍马,西人不敢凭山溪。德安有高悦,匹马穿重围。

()

光国宁嫌匹士稀,猎时熊虎入占非。青麟绣蟒四朝遇,风鬓霜髭八座归。

河上莺花浑御气,眼前云鸟旧兵机。潞公异数都门在,肯放闲情到翠微。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