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
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刷毛:整理羽毛。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4-15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9-130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登华顶峰。宋代。鲍朝宾。 篮舆直上八重峰,千里秋蟾咫尺中。寄语尘寰高会者,清光不与世间同。
颂一百则。。释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
洛阳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凉。。弘历。 春雨既优沾,望晴人尽同。朝来徂云净,树杪吹凉风。一慰复一虑,新麦正芃芃。过寒生理妨,踟蹰意无悰。可知为农忧,循环无始终。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自容趋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叶扶疏行人庇赖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纲。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如何锥刀徒,使争爝火明。伤肤及肌骨,风雨因摧倾。颠倒委榛棘,气象犹峥嵘。行人失庇赖,伫立空凝情。缅想栽培初,爱护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几经霜露零。一日毁有馀,百年养不成。忍使易凋丧,此理真难评。忆昔陶士行,为政有善经。擢禾与移柳,一一纠以刑。既往不及追,将来犹可惩。感动遂成章,庶几知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