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库
  • 字词句库
    搜索
    主菜单
    诗词名句
    首页»诗词名句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出自宋代 :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
    拼 译 繁 原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鬓腳垂。

    低徊顧影無顔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态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着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隻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裡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杆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宋代。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赞()

    上一篇: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下一篇: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我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把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心事只有自己知道。

    她用能弹出美妙声音的手拨动黄金做的杆拨,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注释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

    春风;比喻面容之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咏昭君一首有“画图省识春风面”之句。这里的春风即春风面的省称。

    低徊:徘徊不前。

    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归来:回过来。丹青手:指画师毛延寿。

    意态:风神。

    着尽汉宫衣:指昭君仍全身穿着汉服。

    塞南:指汉王朝。

    毡城:此指匈奴王宫。游牧民族以毡为帐篷(现名蒙古包)。

    咫尺:极言其近。长门闭阿娇:西汉武帝曾将陈皇后幽禁长门宫。长门:汉宫名。阿娇:陈皇后小名字。

    “毡车”句:写匈奴派了大队胡姬来接昭君。《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写贵族女子出 嫁,陪从很多。两:同辆。

    杆拨:弹琵琶的工具。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嫁的汉官女。

    青冢:杜甫诗中有“独留青冢向黄昏”及“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诸句,此用其意。相传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参考资料:

    1、高克勤 等 .王安石及其作品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19-22 .

    创作背景

      北宋时,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

    1、吴孟复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230-234 .

    2、高克勤 等 .王安石及其作品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19-22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
    王安石的诗文(1607篇)
    • 世事
    • 登小茅公
    • 次韵舍弟江上
    • 次韵昌叔咏尘
    • 邵平
    •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其一

    相关推荐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的名句: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晏几道的名句:出自《少年游·离多最是》

    •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郎士元的名句:出自《柏林寺南望》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的名句: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

    •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张养浩的名句:出自《山坡羊·骊山怀古》

    热门推荐

    • 古籍
    • 诗人
    • 诗词名句
    • 字典查字
    • 汉字词典
    • 成语大全
    • 二十四节气
    • 祝福语
    • 英语单词
    • 名字大全
    • 近反义词
    • 词语造句
    • 百家姓
    • 知识问答
    • 猜谜语
    推荐古诗文
    •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 宋代 :吴说
    • 洛阳道 二 南北朝 :徐陵
    • 浣溪沙 两汉 :佚名
    • 示子遹 宋代 :陆游
    • 又答毡帐 宋代 :苏轼
    • 次韵元日会饮 宋代 :刘才邵
    • 绫 唐代 :李峤
    •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明代 :李寄
    • 答孔周翰求书与诗 宋代 :苏轼
    •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 其八 海月楼 明代 :王世贞
    • 返迷辞 宋代 :晁补之
    • 颂古二十一首 其十四 宋代 :释心月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