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库
  • 字词句库
    搜索
    主菜单
    诗词名句
    首页»诗词名句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出自宋代 :张元干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拼 译 繁 原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曳杖危樓去。鬥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怅望關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鼍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谪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宋代。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赞()

    上一篇: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下一篇: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用这把三尺的宝剑,莫使留下怨恨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我请您来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大风浩荡,不停地吹着,我雄心勃发,要乘风飞举。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

    李伯纪:即李纲。

    鼻息鸣鼍鼓: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

    ⑷“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

    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至杭州,而扬州则被金兵焚烧。十年后,宋金和议已成,主战派遭迫害,收复失地已成梦想。

    骄虏:指金人。《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

    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汉书·傅介子传》载,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

    谩暗涩铜华尘土:叹息当时和议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垂纶: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6-167

    创作背景

      绍兴八年(1138年)冬,奸臣秦桧、孙近等筹划与金议和、向金营纳贡,李纲坚决反对,张元干闻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韵即事》诗,痛斥秦桧、孙近等主和**之权奸为“群羊”。李纲在福州上疏反对朝廷议和**,张元干得知李纲上书事,作《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266-1268

    2、陆林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6-167

    张元干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赞()
    张元干的诗文(397篇)
    • 虞美人 其三
    • 忆秦娥
    • 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
    • 谒金门(送康伯桧)
    • 水调歌头

    相关推荐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的名句:出自《归园田居·其一》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的名句:出自《白云泉》

    •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的名句:出自《天净沙·春》

    •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的名句:出自《天净沙·春》

    •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的名句:出自《鹧鸪》

    热门推荐

    • 古籍
    • 诗人
    • 诗词名句
    • 字典查字
    • 汉字词典
    • 成语大全
    • 二十四节气
    • 祝福语
    • 英语单词
    • 名字大全
    • 近反义词
    • 词语造句
    • 百家姓
    • 知识问答
    • 猜谜语
    推荐古诗文
    • 宋驸马王诜江山胜览图 :顾应祥
    • 送祖道师赴长江 宋代 :王灼
    •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 唐代 :龚诩
    • 辨水 清代 :牛焘
    • 题桃源手卷 宋代 :陆文圭
    • 玉楼春 :汪东
    •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 华亭道中 宋代 :释道潜
    • 送张晋台博士宰徐闻 明代 :于慎行
    • 海上行 清代 :顾炎武
    • 次韵监试潼川提刑张兵部有怀家山木犀 宋代 :魏了翁
    •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三 明代 :郑真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